今天是名宿安迪科尔的生日,官推送祝福
红魔档案馆丨科尔最高产的99/00赛季高光集锦
迪亚洛对阵肯尼亚攻入的任意球
解析阿莫林在曼联推行3-4-3阵型的根源——以及他是否会调整该阵型
阿莫林会继续沿用3-4-3阵型。目前来看,月日这一点已毋庸置疑。每日曼联上个月曼联在曼彻斯特德比失利后,相关新闻当被问及球队的月日战术部署时,他坚定表示:“我不会改变这套战术。每日曼联只有当我自己想改变执教理念时,相关新闻我才会调整。月日如果我不想变,每日曼联那要换的相关新闻就不是战术,而是月日主教练本人。”
但在这场失利的每日曼联复盘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他说的相关新闻后一句话,这句话是月日否为战术调整留下了一丝余地?
其实早在几周前,曼联不敌格林斯比后,阿莫林就曾对自己的战术体系,更准确地说是阵型,表达过同样坚定的态度,但当时他也提出了一种可能性:“未来,我或许会做出改变。”
“说不定某天早上醒来,我就会意识到,要实现我对足球的设想,调整阵型会是更好的选择,到那时我会立刻做出改变。我的目标只有赢球。”
在近期接受TNT体育台的哈格里夫斯采访时,阿莫林再次强调,3-4-3未必会是他执教曼联期间的最终固定阵型。
“我一直都在说同样的话:球队的战术体系会不断发展,我们也会调整阵型,但这不是一套常规的体系。有时候,从一套阵型过渡到另一套阵型需要更长时间。我现在所做的,就是按照我对足球的理解来指导球队。”
这种想法并非首次提出。阿莫林多次表示,他计划先让球员们在3-4-3阵型中吃透战术原则,直到球员们能熟练掌握这些原则,再将其应用到其他阵型中。
若相信他的言论,那么这位被认为是当今英格兰足坛最固执的教练之一,实际上对这套饱受批评的阵型持开放调整态度,但调整的前提是 “按他自己的节奏来”,且必须等到 “合适的时机”。
这个 “合适的时机” 真的会到来吗?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指出,阿莫林在执教葡萄牙体育期间,尽管率队夺得过三次葡萄牙超级联赛冠军,但他始终没有觉得有必要跳出3-4-3阵型的框架,一直坚持使用该阵型。
不过,3-4-3并非他执教生涯的唯一选择。在他的教练生涯中,他曾调整过阵型,那是在他的执教之路刚起步时,当时他还未从葡萄牙第三级别联赛跻身到老特拉福德球场。
而他在卡萨皮亚(首份主教练工作)上任仅几周后就做出的这次战术调整,其背后的故事或许能说明,他未来是否真有可能再次调整阵型。
阿莫林的教练生涯始于葡萄牙全国锦标赛(当时为葡萄牙第三级别联赛)。卡萨皮亚当时参加的是D组赛事,该级别联赛分为四个区域组,每组18支球队,四个组总共只有两个升级名额。
那是2018年夏天,距今不过七年,但由于当时该联赛属于半职业性质,目前已找不到完整且可靠的逐场战术数据。
与同级别其他球队相比,阿莫林当时麾下的卡萨皮亚阵容具备一定实力。球队的一名中后卫是伊万・迪亚斯,他是曼城球员鲁本・迪亚斯的哥哥;后来,阿莫林还得以启用佛得角国脚左后卫卡利托斯,他是前曼联边锋纳尼的表亲。即便如此,卡萨皮亚当时仍属于半职业球队:比赛在可容纳2574人的马尼凯球场进行,球场位于高速公路旁,铺设的是人工草坪,每场比赛的观众也寥寥无几。
从技术层面来说,阿莫林当时甚至不算球队的正式主帅。2018年夏天他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卡萨皮亚,负责跟随注册主教练若泽・达・帕斯学习,但没过多久,他就成了卡萨皮亚教练席上最有话语权的人。
正如多方报道所提及的那样,阿莫林的执教生涯开局并不顺利:首两场比赛他率队先后以0-1客场负于卢莱塔诺、0-1主场不敌莫拉。这两场比赛中,卡萨皮亚均采用4-4-2阵型,阿莫林起初更信任这套阵型,因为他球员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踢的都是4-4-2。
卡萨皮亚当时的体育总监卡洛斯・皮雷斯去年在接受TA采访时表示,那段时间,阿莫林曾放话:若他执教的第三场比赛再输,自己就会辞职。幸运的是,一周后他的球队客场4-0大胜皮尼亚尔诺文塞,而这场胜利也成了球队六连胜的开端。
大约就是在这个阶段,他开始将阵型调整为3-4-3——不过具体何时调整,不同人说法不一。
一位曾在当时与阿莫林密切合作的人士表示,阵型调整是在打完前四场比赛后进行的。但皮雷斯此前称,调整是在之后一两场比赛时发生的,而且令他难以置信的是,调整恰好是在球队连胜期间进行的。
就连阿莫林本人也声称,他是在 “幸运地击败了皮尼亚尔诺文塞” 之后,才决定调整阵型的。“之后我审视了麾下的中后卫人选,最终决定采用三后卫体系,” 他几年前在接受葡萄牙《新闻日报》采访时这样说道。
但其他曾在卡萨皮亚与阿莫林共事过的前球员和工作人员则笃定地回忆,调整阵型是为了应对开局的两场失利。
“我们在第三场对阵皮尼亚尔诺文塞的比赛中,就换成了3-4-3阵型,” 马特乌斯・丰塞卡向TA表示。丰塞卡是一名攻击型中场,在阿莫林执教卡萨皮亚的五个月期间出场12次,通常担任球队的10号位球员之一。
有趣的是,无论调整是何时发生的,丰塞卡都认为,这次阵型变动其实算不上 “重大调整”。
“我们起初用的是4-4-2,但球队的战术组织中已经包含了一些3-4-3的战术动态,第二场比赛结束后,有几名球员离队,当时可能确实讨论过调整战术体系的事,但事实是,球队早就做好了两种阵型都能打的准备。”
若能确定阵型调整的 “时间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调整的 “原因”。开局两场连败显然影响了阿莫林的思路。
阵型调整最直接的受影响者之一,是阿莫林的儿时好友布鲁诺・西芒,当年夏天,西芒正是应阿莫林的邀请加入卡萨皮亚的。在开局两场失利的比赛中,西芒司职左后卫;阵型调整后,他改打左中卫。
TA为撰写本文曾试图联系西芒,但他目前正在参加真人秀节目。
好在西芒此前已详细说过,改用三后卫体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防守,尤其是在攻防转换阶段。
“他当时非常关注防守端,” 西芒去年接受《新闻日报》采访时表示,“三名中后卫的站位必须严格保持整齐,且全队都要参与回防。他对进攻端的关注相对较少,毕竟进攻端的训练更容易出效果。”
丰塞卡的回忆也印证了这一点。“当我们开始采用五后卫防线时,他特别重视后卫之间的协同配合,还花大量时间指导这五名后卫,” 丰塞卡说,“我认为这是战术层面在防守端最显著的变化。除此之外,进攻端的战术几乎没有变动。”
阿莫林的训练内容并未有太大调整,唯一的不同是在组织五后卫防线时会格外细致。丰塞卡还提到,阿莫林也无需费力说服球员们接受这次调整的必要性。
“鲁本有种能让所有人信服他想法的特质,所以这次战术调整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补充道。但要完整解释为何要改用三后卫体系,多位曾与阿莫林共事过的前球员或工作人员都表示,这个问题最好还是问阿莫林本人。
今年2月,TA曾试图就此向他追问详情,但他并未透露太多信息。“我并不把战术体系简单看作三后卫或五后卫,” 阿莫林表示,言语中再次透露出想要跳出3-4-3阵型框架的意愿,“我关注的是战术原则,基于这些原则,我们可以调整体系,也能让这套踢法适配不同阵型。”
“当年在卡萨皮亚调整阵型,是因为我坚信那是必须要做的事;我只知道如何去践行自己认定的事。”
新闻发布会本就不是深入探讨战术细节的理想场合。而在接受TNT采访时,阿莫林就这一话题给出了更具启发意义的回答。“我调整阵型,是因为看到了其他球队在一些细节上的做法,” 他告诉哈格里夫斯。
“我记得刚当教练时,大多数球队都会用三名球员组织进攻,同时把边后卫前提;这样一来,我们用四后卫体系就很难覆盖对手五名前场球员制造的空间,当时一度非常吃力。于是我开始思考该如何应对,这对我来说正是执教的乐趣所在,之后就启用了这套3-4-3体系。”
本质上,阿莫林不愿看到对手用五名球员发起进攻时,己方防线陷入 “以少防多” 的被动。他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三后卫体系,防守时进一步回撤形成五后卫防线。
可以说,这次调整是被动应对而非主动变革,但收效显著。卡萨皮亚过渡到3-4-3阵型的过程,远比曼联目前的调整要顺畅得多。即便六连胜的势头终结,阿莫林仍坚持使用这套新阵型。
到赛季过半时,他麾下的卡萨皮亚在各项赛事20场比赛中赢下13场,输掉7场,有意思的是,期间从未出现过平局。
“鲁本带来了新颖且独特的理念,而这些理念在当时那个级别联赛里是前所未有的,” 丰塞卡说道。
“他对球员的要求更高,而且由于我们当时都是半职业球员,大家都有很强的动力去完成他布置的任务。这并不容易,但一旦看到战术起效、我们能压制对手,就没人想停下来了。”
阿莫林的战术体系还能很好地融入新援,比如中场球员基卡斯,在球队六连胜初期,他就逐渐成为了阵容中的一员。
“阿莫林看出球队有能力打3-4-3阵型,” 基卡斯向TA表示,“我们努力训练、坚信这套体系,然后看到一切都在顺畅运转。鲁本塑造了求胜精神,也打造出一支球队、一个集体、一个大家庭。当然,这需要时间,但最终我们做到了。”
不过,阿莫林在卡萨皮亚的教练席上只指挥了这20场比赛。同年1月,由于不具备担任主教练的必要资质,葡萄牙足协对他处以禁赛一年的处罚。阿莫林随后辞职,但他的3-4-3阵型仍留在了马尼凯球场。
“即便鲁本离开后,我们也没再调整过战术,” 基卡斯说,“我们一直沿用3-4-3,因为这套体系设计得非常完善,无论是首发球员还是替补登场的球员,都能充分理解并适应。”
尽管因违规被扣除6个积分,卡萨皮亚最终还是获得了D组亚军,拿到了赛季末升级附加赛的资格,并最终成功升级至葡萄牙乙级联赛。
阿莫林的这套阵型给基卡斯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我可以说,如果我当教练,我的战术肯定会是3-4-3,” 他表示,“这套阵型更利于控球,更便于压制对手,能让球队更靠近对方禁区,整体也更均衡。”
另一方面,丰塞卡则认为,阵型本身不如支撑阵型的战术原则重要。“一切都取决于战术动态,” 他说道,同时再次指出阿莫林执教期间卡萨皮亚所用的两套阵型存在相似之处。
“即便在4-4-2体系下,也会有一名中场球员参与到进攻组织中,与两名拉开宽度的边后卫共同形成一条三人进攻线。”
不过,两人都能理解:为何这位他们眼中 “职业生涯合作过的最佳教练”,即便曼联上赛季在英超仅排名第15位、本赛季开局表现起伏不定,也始终没有偏离这套 “似乎是他唯一带队取得过正式比赛胜利的阵型”。
“如果深入分析就能发现,曼联的踢法其实在进步,” 基卡斯表示,他认为曼联的困境源于球员个人失误,而非体系问题,“球员,也就是我们这些在场上的人,才是做决策的主体。”
“我当然知道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但我相信球队目前付出的大量努力很快就会有回报,到时候我会为他们鼓掌。”
在丰塞卡看来,阿莫林坚持3-4-3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由衷相信自己的理念,也坚信这套体系能帮球队实现目标。对球迷来说,这可能没什么意义,毕竟球队成绩不好,但他相信自己能成功。”
阿莫林反复强调,他的战术体系会不断发展,且这种发展将包括阵型调整,这为所有可能性留下了空间。“总有一天我得调整3-4-3阵型,” 他在执教葡萄牙体育不到一年时就告诉《新闻日报》,“这对我的执教生涯发展有好处。”
不过,目前在曼联,还几乎看不到这种调整的迹象。“我觉得他会把自己的足球理念贯彻到底,” 丰塞卡说道,不得不说,这种判断似乎是稳妥的。
或许,阿莫林会像当年对阵皮尼亚尔诺文塞的那周一样,某天早上醒来就坚信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但过去七年里,这种情况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今日份漫画
今天是名宿安迪科尔的生日,官推送祝福
红魔档案馆丨科尔最高产的99/00赛季高光集锦
迪亚洛对阵肯尼亚攻入的任意球
解析阿莫林在曼联推行3-4-3阵型的根源——以及他是否会调整该阵型
阿莫林会继续沿用3-4-3阵型。目前来看,这一点已毋庸置疑。上个月曼联在曼彻斯特德比失利后,当被问及球队的战术部署时,他坚定表示:“我不会改变这套战术。只有当我自己想改变执教理念时,我才会调整。如果我不想变,那要换的就不是战术,而是主教练本人。”
但在这场失利的复盘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他说的后一句话,这句话是否为战术调整留下了一丝余地?
其实早在几周前,曼联不敌格林斯比后,阿莫林就曾对自己的战术体系,更准确地说是阵型,表达过同样坚定的态度,但当时他也提出了一种可能性:“未来,我或许会做出改变。”
“说不定某天早上醒来,我就会意识到,要实现我对足球的设想,调整阵型会是更好的选择,到那时我会立刻做出改变。我的目标只有赢球。”
在近期接受TNT体育台的哈格里夫斯采访时,阿莫林再次强调,3-4-3未必会是他执教曼联期间的最终固定阵型。
“我一直都在说同样的话:球队的战术体系会不断发展,我们也会调整阵型,但这不是一套常规的体系。有时候,从一套阵型过渡到另一套阵型需要更长时间。我现在所做的,就是按照我对足球的理解来指导球队。”
这种想法并非首次提出。阿莫林多次表示,他计划先让球员们在3-4-3阵型中吃透战术原则,直到球员们能熟练掌握这些原则,再将其应用到其他阵型中。
若相信他的言论,那么这位被认为是当今英格兰足坛最固执的教练之一,实际上对这套饱受批评的阵型持开放调整态度,但调整的前提是 “按他自己的节奏来”,且必须等到 “合适的时机”。
这个 “合适的时机” 真的会到来吗?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指出,阿莫林在执教葡萄牙体育期间,尽管率队夺得过三次葡萄牙超级联赛冠军,但他始终没有觉得有必要跳出3-4-3阵型的框架,一直坚持使用该阵型。
不过,3-4-3并非他执教生涯的唯一选择。在他的教练生涯中,他曾调整过阵型,那是在他的执教之路刚起步时,当时他还未从葡萄牙第三级别联赛跻身到老特拉福德球场。
而他在卡萨皮亚(首份主教练工作)上任仅几周后就做出的这次战术调整,其背后的故事或许能说明,他未来是否真有可能再次调整阵型。
阿莫林的教练生涯始于葡萄牙全国锦标赛(当时为葡萄牙第三级别联赛)。卡萨皮亚当时参加的是D组赛事,该级别联赛分为四个区域组,每组18支球队,四个组总共只有两个升级名额。
那是2018年夏天,距今不过七年,但由于当时该联赛属于半职业性质,目前已找不到完整且可靠的逐场战术数据。
与同级别其他球队相比,阿莫林当时麾下的卡萨皮亚阵容具备一定实力。球队的一名中后卫是伊万・迪亚斯,他是曼城球员鲁本・迪亚斯的哥哥;后来,阿莫林还得以启用佛得角国脚左后卫卡利托斯,他是前曼联边锋纳尼的表亲。即便如此,卡萨皮亚当时仍属于半职业球队:比赛在可容纳2574人的马尼凯球场进行,球场位于高速公路旁,铺设的是人工草坪,每场比赛的观众也寥寥无几。
从技术层面来说,阿莫林当时甚至不算球队的正式主帅。2018年夏天他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卡萨皮亚,负责跟随注册主教练若泽・达・帕斯学习,但没过多久,他就成了卡萨皮亚教练席上最有话语权的人。
正如多方报道所提及的那样,阿莫林的执教生涯开局并不顺利:首两场比赛他率队先后以0-1客场负于卢莱塔诺、0-1主场不敌莫拉。这两场比赛中,卡萨皮亚均采用4-4-2阵型,阿莫林起初更信任这套阵型,因为他球员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踢的都是4-4-2。
卡萨皮亚当时的体育总监卡洛斯・皮雷斯去年在接受TA采访时表示,那段时间,阿莫林曾放话:若他执教的第三场比赛再输,自己就会辞职。幸运的是,一周后他的球队客场4-0大胜皮尼亚尔诺文塞,而这场胜利也成了球队六连胜的开端。
大约就是在这个阶段,他开始将阵型调整为3-4-3——不过具体何时调整,不同人说法不一。
一位曾在当时与阿莫林密切合作的人士表示,阵型调整是在打完前四场比赛后进行的。但皮雷斯此前称,调整是在之后一两场比赛时发生的,而且令他难以置信的是,调整恰好是在球队连胜期间进行的。
就连阿莫林本人也声称,他是在 “幸运地击败了皮尼亚尔诺文塞” 之后,才决定调整阵型的。“之后我审视了麾下的中后卫人选,最终决定采用三后卫体系,” 他几年前在接受葡萄牙《新闻日报》采访时这样说道。
但其他曾在卡萨皮亚与阿莫林共事过的前球员和工作人员则笃定地回忆,调整阵型是为了应对开局的两场失利。
“我们在第三场对阵皮尼亚尔诺文塞的比赛中,就换成了3-4-3阵型,” 马特乌斯・丰塞卡向TA表示。丰塞卡是一名攻击型中场,在阿莫林执教卡萨皮亚的五个月期间出场12次,通常担任球队的10号位球员之一。
有趣的是,无论调整是何时发生的,丰塞卡都认为,这次阵型变动其实算不上 “重大调整”。
“我们起初用的是4-4-2,但球队的战术组织中已经包含了一些3-4-3的战术动态,第二场比赛结束后,有几名球员离队,当时可能确实讨论过调整战术体系的事,但事实是,球队早就做好了两种阵型都能打的准备。”
若能确定阵型调整的 “时间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调整的 “原因”。开局两场连败显然影响了阿莫林的思路。
阵型调整最直接的受影响者之一,是阿莫林的儿时好友布鲁诺・西芒,当年夏天,西芒正是应阿莫林的邀请加入卡萨皮亚的。在开局两场失利的比赛中,西芒司职左后卫;阵型调整后,他改打左中卫。
TA为撰写本文曾试图联系西芒,但他目前正在参加真人秀节目。
好在西芒此前已详细说过,改用三后卫体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防守,尤其是在攻防转换阶段。
“他当时非常关注防守端,” 西芒去年接受《新闻日报》采访时表示,“三名中后卫的站位必须严格保持整齐,且全队都要参与回防。他对进攻端的关注相对较少,毕竟进攻端的训练更容易出效果。”
丰塞卡的回忆也印证了这一点。“当我们开始采用五后卫防线时,他特别重视后卫之间的协同配合,还花大量时间指导这五名后卫,” 丰塞卡说,“我认为这是战术层面在防守端最显著的变化。除此之外,进攻端的战术几乎没有变动。”
阿莫林的训练内容并未有太大调整,唯一的不同是在组织五后卫防线时会格外细致。丰塞卡还提到,阿莫林也无需费力说服球员们接受这次调整的必要性。
“鲁本有种能让所有人信服他想法的特质,所以这次战术调整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补充道。但要完整解释为何要改用三后卫体系,多位曾与阿莫林共事过的前球员或工作人员都表示,这个问题最好还是问阿莫林本人。
今年2月,TA曾试图就此向他追问详情,但他并未透露太多信息。“我并不把战术体系简单看作三后卫或五后卫,” 阿莫林表示,言语中再次透露出想要跳出3-4-3阵型框架的意愿,“我关注的是战术原则,基于这些原则,我们可以调整体系,也能让这套踢法适配不同阵型。”
“当年在卡萨皮亚调整阵型,是因为我坚信那是必须要做的事;我只知道如何去践行自己认定的事。”
新闻发布会本就不是深入探讨战术细节的理想场合。而在接受TNT采访时,阿莫林就这一话题给出了更具启发意义的回答。“我调整阵型,是因为看到了其他球队在一些细节上的做法,” 他告诉哈格里夫斯。
“我记得刚当教练时,大多数球队都会用三名球员组织进攻,同时把边后卫前提;这样一来,我们用四后卫体系就很难覆盖对手五名前场球员制造的空间,当时一度非常吃力。于是我开始思考该如何应对,这对我来说正是执教的乐趣所在,之后就启用了这套3-4-3体系。”
本质上,阿莫林不愿看到对手用五名球员发起进攻时,己方防线陷入 “以少防多” 的被动。他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三后卫体系,防守时进一步回撤形成五后卫防线。
可以说,这次调整是被动应对而非主动变革,但收效显著。卡萨皮亚过渡到3-4-3阵型的过程,远比曼联目前的调整要顺畅得多。即便六连胜的势头终结,阿莫林仍坚持使用这套新阵型。
到赛季过半时,他麾下的卡萨皮亚在各项赛事20场比赛中赢下13场,输掉7场,有意思的是,期间从未出现过平局。
“鲁本带来了新颖且独特的理念,而这些理念在当时那个级别联赛里是前所未有的,” 丰塞卡说道。
“他对球员的要求更高,而且由于我们当时都是半职业球员,大家都有很强的动力去完成他布置的任务。这并不容易,但一旦看到战术起效、我们能压制对手,就没人想停下来了。”
阿莫林的战术体系还能很好地融入新援,比如中场球员基卡斯,在球队六连胜初期,他就逐渐成为了阵容中的一员。
“阿莫林看出球队有能力打3-4-3阵型,” 基卡斯向TA表示,“我们努力训练、坚信这套体系,然后看到一切都在顺畅运转。鲁本塑造了求胜精神,也打造出一支球队、一个集体、一个大家庭。当然,这需要时间,但最终我们做到了。”
不过,阿莫林在卡萨皮亚的教练席上只指挥了这20场比赛。同年1月,由于不具备担任主教练的必要资质,葡萄牙足协对他处以禁赛一年的处罚。阿莫林随后辞职,但他的3-4-3阵型仍留在了马尼凯球场。
“即便鲁本离开后,我们也没再调整过战术,” 基卡斯说,“我们一直沿用3-4-3,因为这套体系设计得非常完善,无论是首发球员还是替补登场的球员,都能充分理解并适应。”
尽管因违规被扣除6个积分,卡萨皮亚最终还是获得了D组亚军,拿到了赛季末升级附加赛的资格,并最终成功升级至葡萄牙乙级联赛。
阿莫林的这套阵型给基卡斯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我可以说,如果我当教练,我的战术肯定会是3-4-3,” 他表示,“这套阵型更利于控球,更便于压制对手,能让球队更靠近对方禁区,整体也更均衡。”
另一方面,丰塞卡则认为,阵型本身不如支撑阵型的战术原则重要。“一切都取决于战术动态,” 他说道,同时再次指出阿莫林执教期间卡萨皮亚所用的两套阵型存在相似之处。
“即便在4-4-2体系下,也会有一名中场球员参与到进攻组织中,与两名拉开宽度的边后卫共同形成一条三人进攻线。”
不过,两人都能理解:为何这位他们眼中 “职业生涯合作过的最佳教练”,即便曼联上赛季在英超仅排名第15位、本赛季开局表现起伏不定,也始终没有偏离这套 “似乎是他唯一带队取得过正式比赛胜利的阵型”。
“如果深入分析就能发现,曼联的踢法其实在进步,” 基卡斯表示,他认为曼联的困境源于球员个人失误,而非体系问题,“球员,也就是我们这些在场上的人,才是做决策的主体。”
“我当然知道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但我相信球队目前付出的大量努力很快就会有回报,到时候我会为他们鼓掌。”
在丰塞卡看来,阿莫林坚持3-4-3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由衷相信自己的理念,也坚信这套体系能帮球队实现目标。对球迷来说,这可能没什么意义,毕竟球队成绩不好,但他相信自己能成功。”
阿莫林反复强调,他的战术体系会不断发展,且这种发展将包括阵型调整,这为所有可能性留下了空间。“总有一天我得调整3-4-3阵型,” 他在执教葡萄牙体育不到一年时就告诉《新闻日报》,“这对我的执教生涯发展有好处。”
不过,目前在曼联,还几乎看不到这种调整的迹象。“我觉得他会把自己的足球理念贯彻到底,” 丰塞卡说道,不得不说,这种判断似乎是稳妥的。
或许,阿莫林会像当年对阵皮尼亚尔诺文塞的那周一样,某天早上醒来就坚信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但过去七年里,这种情况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今日份漫画
章节评论
段评